师生协力显真情 ——我校2023年暑期学生寝室微调搬迁工作顺利完成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7-10浏览次数:332

本网讯(通讯员 金琰 谭相格)7月3日,随着学生2023年暑假的正式开始,我校今年的学生寝室微调搬迁工作也基本顺利完成。

据相关负责老师介绍,进入6月,随着毕业季的到来,为解决好因学生专业转调导致小部分宿舍出现同一间寝室中混多个院系、多个专业的不同学生混合住寝尽量避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大量寝室在环境卫生治理身体健康监测、归寝考勤管理专业学习交流、班级综合评议等不能有效覆盖的情况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在应届毕业生离校后,全校的混合住宿严重寝室进行微调组织小部分学生在暑假前进行床位的搬迁

学校高度重视本次寝室微调搬迁工作,有关部门和教学学院多次召开调研会、工作协调会、搬迁动员会等,不断优化工作方案,减少工作中的矛盾。许多辅导员下到搬迁寝室与学生逐一交流沟通,耐心疏导,争取更多学生对此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部分搬迁人数较多的学院还成立了寝室微调搬迁工作专班后勤保障部宿管中心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梳理数据,尽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力争用最小的影响,实现最好效果。

 

 副校长陈勇检查搬迁现场指导工作

为保障学生寝室搬迁工作顺利进行,副校长陈勇亲临搬迁现场指导,他要求有关单位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党政负责同志要主动带头并发动教师和学生骨干参与到此项工作,要切实关注和解决好学生在调寝过程中的实际困难,让绝大部分同学能满意的搬进新“家”。他指出,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要做好学生入住后的生活保障工作,帮助同学们尽快度过磨合期、适应新环境。

在与22级国贸专业学生交流时,陈勇提醒学生要注意搬迁安全,自觉遵守宿舍管理规定,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区域,勤奋努力学习,锤炼过硬本领,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整个调寝搬迁工作,学生工作部、后勤保障部、保卫部等多部门通力协作,宿舍管理科老师直接到宿舍楼里现场办公,努力做好学生寝室搬迁服务工作。许多学院的老师全程参与搬迁工作,主动为学生扛行李。学院为同学们准备编织袋、胶带等物资,学生党员自发成立后勤服务队协助搬迁、资产清查、问题报修等工作。

经济与管理学院制定“头雁领航计划”、党员“一对一”搬迁帮扶方案,专任教师“携车”参与。学院还贴心地发布“搬迁注意事项”等内容,对搬迁时间、钥匙退还、行李标识、行李堆放等事项作了详细说明。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搬迁时间,通过班会、QQ、微信等多渠道确保涉及搬迁学生清楚各项安排。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刘元峰用私家车帮助学生转运行李

 

(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召开寝室搬迁动员会)

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严国涛带领全体辅导员研究宿舍调整方案,做好学生宿舍安排和搬迁任务的分解,积极为学生调度搬迁保障车辆和手推车等搬运工具。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的宿舍优化调整仅用三天,学工办统筹协调各项工作,积极、高效、保质保量地完成此次宿舍调整任务。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安排“一对一”的搬寝志愿服务活动,短时间内帮助20余名同学迅速完成搬迁。计算机学院学生从整理打包到行李搬运注意环保卫生,做到文明离宿,身体力行践行文明、友善、和谐的价值观。新闻与传播学院辅导员实现“点对点”联系学生,采用“一对一”沟通的形式,了解学生实际想法和心理情况,最终实现安排合理、学生配合的良好换寝面貌。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姚勇现场指挥协调,辅导员、班主任更是“包班包寝室”,与学生一起整理物品、收拾屋子、搬运行李,师生群策群力、精诚协作,激发了无限的能量,增进了彼此的信任和友情。

虽天气炎热,人员涌动,宿舍搬迁量大,面对换寝搬迁及期末考试时间冲突等问题,各学院都上下齐心,在老师们的带动下,同学们互相互助,现场团结一致,秩序井然,协调有度,实现高效化搬迁。师生志愿者们用肩膀接力运送一袋又一袋、一箱又一箱沉甸甸的行李,不仅体现了浓浓的师生情谊,也展现了二师互助友爱、奋发向上的良好风貌。

外国语学院学生工作老师帮助学生搬运行李

 

体育学院副书记镇方松学生搬运行李

学校安排电动摆渡车助力搬迁工作

学生党员骨干担任志愿者积极帮助同学搬运行李

出好管理拳,立起“风向标”。在搬迁工作完成后,相关学院领导和老师走访寝室,就新寝室安全和卫生环境等问题和同学进行交流,希望大家和睦相处,构建良好寝风,争创文明寝室。

据悉,本次寝室调整工作共涉及约658名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8%,涉及寝室253间,占全校总寝室数的9%,其中有四成的寝室仅有1-2人需要调整床铺。针对转专业学生寝室“远”“散”等情况,本次微调大致实现了专院专楼。

本次学生宿舍搬迁工作高效、有序的完成,充分展示出我校师生吃苦耐劳、同心合力的精神风貌。后勤相关老师表示,今后将不断推进学生公寓管理育人,在工作实践中运用新思维,寻找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提升学生公寓管理内涵,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学通社编辑 吴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