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任京 梅一峰)4月27日下午,计算机学院2023届毕业论文答辩实践导师指导会在S4实验楼1号会议室和十号楼10302教室顺利举行。
本次答辩邀请到了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信息中心陈克斌主任、信息技术教研员陈细鹏老师、李媛老师三位师范生实践导师担任答辩专家。
计算机学院院长杨莉首先对各位实践导师和校内导师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与论文答辩指导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同时,她鼓励毕业生们珍惜宝贵机会,多向导师请教交流,切实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用高质量论文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参加优秀论文答辩的毕业生们围绕着选题来源、主要观点、基本框架、研究方法、现实意义等方面的内容对自己的毕业论文进行了介绍,答辩指导老师就论文的主要观点、研究思路、展示方式等方面进行提问和点评,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在答辩过程中,学生们思路清晰,回答问题时从容自信,展现出计算机学院青年学子的专业素养;答辩导师们认真严肃,结合一线课堂案例对答辩内容进行了细致的点评,有效帮助学生挖掘理论深度,拓展实践广度,提升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位实践导师一致认为,我院毕业生论文围绕信息科技新课标、人工智能教育、东湖高新区“空中教研”活动等热点问题和身边的教学实践问题展开,理论联系实际,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和参考意义。
据悉,为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理念,计算机学院按照工程教育认证和师范认证的要求对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为了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立题、开题、设计、验收、答辩全过程环节,引入了企业导师“双导师制”。来自青软、软酷、科大讯飞、中软、中讯邮电等多家企业的50余名企业工程师参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毕业设计的指导,来自光谷教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中小学实践导师参与指导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论文。
双导师的引入,帮助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增强动手实践能力,真正将研究问题与项目研发和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结合,将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落到实处。(新闻中心编辑 程丽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