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夏玲)3月18日,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新传院”)院长陈瑛、副院长陈欣、教授黄芙蓉带领教师团体在武汉市维也纳国际酒店参加“全国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与创新暨示范课申报策略工作坊”学习会。
上午,曾获首届西安交通大学课程思政课竞赛一等奖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屈兰作“教学创新与课程思政及申报书撰写”报告。

周屈兰认为,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价值取向、精神内涵与专业课程知识的创新融合,课程应具有精神内涵而不应仅仅教授一些书本知识。

周屈兰以曾经获得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燃烧学》为例,他认为技术层面的课程思政,应该学科交叉,内容创新。理工科课程要融入人文因素,与人文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学科交叉,再由人文素养延伸到品行养成。同样,文科也要和理工科交叉,才能实现思政创新。

下午,曾获陕西省教育教学奖特等奖、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的西北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张莹教授作了“课程思政实践与创新——以课程为例解析”的报告。

张莹认为,要形成三全育人的育人体系,以教师构建为干,学生构建为叶。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坚持学生中心,深入挖掘专业自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提升思政课程学习体验,杜绝形式主义走过场。

张莹在“梯度”的教学中,通过对蚂蚁逃生路线的思考,让学生们感悟到人生的方向如何选择。而在“平面曲线弧长”的教学中,张莹教授运用飞夺泸定桥,让学生主动构建案例,感悟严谨治学、工匠精神。
张莹用一个个含有思政要素的案例,由表及里讲解数学概论,用掌握的数学原理,由内而外引导学生感受知识背后的温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更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活力,培养了学生的奋斗精神,坚定了学生的理想信念。

据悉,本次活动为了让老师们更好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的育人作用,寓价值观于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通社编辑 姜怡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