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京鸿”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以线上三下乡的形式为京山市的孩子们带来了一段与众不同的线上课堂之旅。“一个人若没有怀揣过梦想,就无法到达向往的远方。”我校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陈袁袁这样说道,“而今年盛夏我化身梦想的实习生,参加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希望能助力学生们一路成长。”

图为六年级孩子在线上语文课上抄写经典古诗时的场景。
扬帆起航
“7月20日上午,在京山政府举行的开班仪式中,我的支教生活正式拉开了序幕。”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回忆道,“7月20日下午,安排了班级的开班仪式,进入腾讯会议的时候,看到孩子们天真稚嫩的脸庞,霎时间,我觉得自己来对了。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进行自我介绍,我很紧张,还不小心把别人的名字读错了。第一次,大家都手忙脚乱,面对有的小朋友的问题,我们无法回答,遇到有的有个性的小朋友的不配合,我们无法解决……”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志愿者们无法亲身去到京山,无法去到孩子们的身边,只能采取网课的方式进行支教,但他们努力克服了各种困难,争取为孩子们带来优质的课堂体验。

图为五年级小朋友跟着志愿者进行语文文化课学习时的情景。
你好老师
7月22日,线上课堂正式开始。长长的分针无声息滑倒十二,意味着九点整了,课堂要开始了。这时候,一位小学六年级的小朋友说了一句 “老师早上好”,简短的一句问候,让志愿者们原本紧张的心情放松了许多。“一个小时讲下来,发现原来讲课也不是那么难。这就像我们参加考试,发卷前的等待总是令人紧张,当开始投入其中时,每一分每一秒只剩下了认真。”一位负责六年级教学的志愿者这样说道。
趣味课堂
在开展文化课的同时,“京鸿”志愿服务队也努力扩展课堂,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的兴趣课程。由于线上的兴趣课受到了很多条件的限制,“京鸿”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高段一班的志愿者们选择了给孩子们开展兴趣折纸课,这既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可以拉近和小朋友之间的距离。经过了第一次的折纸课之后,小朋友对折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开始上课前都有小朋友私信我,催我快点进会议。”负责折纸课的志愿者回忆道,“每次下课的时候大家都不想结束,想再多上一会儿。”折纸课程的成功也让志愿者们发现了兴趣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为他们后续的课程开展提供了充足的经验。

图为志愿者给孩子们上手工折纸课时的情景。
破茧成蝶
谈到参与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带给自己的经验与感悟时,一位志愿者这样总结道:“我在这个活动中收获收获了友情,收获了师生情。我也学会了很多,刚开始的时候,控制不好上课的时间,讲课的语速、语调,讲解的方法。慢慢的,我知道了和小朋友讲课的时候,语速一定要慢,语调一定要抑扬顿挫、有起伏。讲解的方法要准备一种以上,讲的时候要挑选最简单、最易懂的一种。要确保小朋友们都学会了,而不是不懂装懂。”这位志愿者表示她在三下乡过程中收获了上课的技巧:“在做课件的过程中,选用可爱活泼的背景,在课件中适当插入一些图片,来缓解枯燥,还要尽量多做动画和切换效果,让小朋友们可以持续的集中注意力。这些东西都是我在一个月的上课过程中慢慢的体悟出来的,对将来真正的投入工作中也有一定的帮助。”
未完待续
今年的支教算是完全结束了,在过程中有过欣喜,有过沮丧,有过不服,有过坚持,所有的一切,都是最美好的样子。对于志愿者们来说,这个暑假是充实而富有意义的,既体会到了老师的不易,更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期待明年新的志愿者们再前往孩子们的身边,他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图为线上课程结束前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一起对今天努力学习的自己进行鼓励时的情景。
(编辑 陈袁袁 敖璟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