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贺海波:深入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学问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10-24浏览次数:1124


9月27日夜晚11点多,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贺海波疲惫地走出了武汉站。他刚乘高铁从北京赶回武汉,带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颁发给他的优秀论文奖证书。翌日一早,来不及休息,他又赶往江夏城郊村开展调研。

贺海波总是很忙,不是在上课的路上,就是在与老师或学生开研讨会,或是在调研的田间地头上。

调研开路,科研成果生根发芽

出生于农村的贺海波,把研究方向聚焦在农村基层治理研究。从学校讲台到田间地头,他一直认为作为一名学者,不仅只是课堂上讲一讲,写一写,要在田间地头做研究,用脚步丈量学问。他深入全国10多个省的35个村庄,在农村驻村调查近400天,撰写了大量的调查笔记,多次接受基层治理咨询。

在走访过的村庄中,贺海波印象最深刻的要数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上沾良村委会松包园村。他说:“这个地方真是太穷了,和中部地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村庄差不多,孩子的碗里只有咸菜,衣服破旧不堪。每次调研,我都会带上些笔和本子送给孩子们,看到他们特别渴望读书的眼神,我就想着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贺海波说,做实地调研,要“田野知农”而不是“纸上谈农”。他从不摆架子,和农民群众说“土话土语”,讲农民听得懂的话。通过实地调研,他形成了厚实的调研报告《产业扶贫的空间政治与贫困农民的前途——基于云南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村庄的考察》,已发表在重要核心期刊,还因此获批1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


在抗疫期间,贺海波以笔为枪,投身到抗疫前线。他先后调查了赤壁蒲纺工业园区及所辖三个社区、贵阳荔波“战疫”情况;访谈了武汉郊区的种养殖户。他撰写了《隔离与反隔离:矛盾如何破解?》《武汉居民吃菜问题考验社区治理能力》《武汉郊区损失惨重的种养殖户该怎么办?》等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其中2篇被全文翻译成日语发表于日本国内权威期刊《农业农协问题研究》。

敬业奉献,舍小家顾大家

为了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贺海波只身一人从孝感来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工作。因常常要带学生驻村调研,一待就是十天半个月,只有节假日,他才能回到孝感和家人团聚,瘦弱的妻子默默地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都包揽起来。有时候好不容易回家和家人团聚一天,贺海波却又忙于给学生修改论文……

妻子生病了,女儿学业成绩下降了,他都无暇顾及。长期从事调查和写作,不能正常吃饭和休息,劳累过度的贺海波终于扛不过身体的煎熬,病倒了并住进了医院。贺海波回忆起那段静心养病的时光,脸上却是幸福的滋味。因为生病了不得不呆在家里,才迫使他腾出时间陪伴女儿,辅导女儿的学业,女儿最终考取了北京大学。

最让贺海波痛心自责的是两年前的一个冬天,他忙于工作,连母亲最后一面也没有见上。他忍不住回忆起那个场景:“那天下着大雪,我正在写一篇学术论文,手机骤然响起,姐姐告诉我母亲病危,我以最快的速度拖着胡乱收拾的拉杆箱。一路上,我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爬起来。眼泪掉了一路!妈妈,请您一定要等等我……

每每提起这些,贺海波坦言,为了不耽误工作,必须舍小家顾大家。看到学生和家长肯定的眼神,所有的辛苦和奉献都是值得的。

甘为人梯,做学生科研的引路人

贺海波很关心学生的智识发展。每月组织学生开“读书会”、撰写读书心得,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带学生赴贵州荔波、湖北赤壁调研,辅导学生撰写观察文章和调研报告,坚持学以致用。

学生王梦姣说:“跟贺老师一起调研7天可以用完两支笔、写完两个本子。白天全天访谈,晚上贺老师指导我们梳理访谈内容,经常会讨论到晚上十一点左右。看到贺老师对待学术的态度,总会让人充满了力量,他的学者精神感染着我们继续向科研求索。”

田江丽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擅长与人交流。今年7月,在贺海波的鼓励下,她参加了湖北赤壁三个社区的调研。她说:“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写调研报告,只会把案例当‘故事’听,贺老师耐心指导我学会从多个具体案例中概括、总结出具体观点,提升了我在知与行、行与思方面的能力。”

科研上,贺海波对学生要求特别严格,调研期间每天要完成一篇调研随笔,调研结束后每人撰写一篇一万五千字的调研报告。截止到目前,贺老师共带过23名学生开展了社会调查,完成了12篇调研报告,发表4篇学术论文,100余篇调查随笔在不同媒体平台发表或推送。

作为学校“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的负责人,贺海波将带着他的科研团队承载梦想继续前行。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程丽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