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前行方向,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殷切期望。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纷纷表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黄红发教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这一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高度重视,深刻阐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定位和地位。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一关于思政课,其地位无可替代,这关系到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未来的发展。二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肩负使命责任重大,我们要做立德树人的功臣,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累扎实的学识和优良的师德品质。三要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和创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推进“五个思政”,即课程思政,教师思政,学生思政,学科思政和环境思政,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 尹德蓉副教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倍受鼓舞,觉得作为思政课教师很自豪,有底气,同时感到肩负使命,责任重大。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不可替代的。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对思政课教师提出六点要求,对创新思政课建设提出坚持八个相统一。明确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些都极大鼓舞着我们上好思政课,潜心专研思政课课改,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我们要抓住机会,尽快推出歌声中的党史、智慧中国、网络思政等通识课程,打造“金课”,着力推进五个思政。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蔡志荣教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要求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倍受鼓舞,同时也深感到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贯彻讲话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用渊博的学识、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做学生信赖的引路人。推动教学改革,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宋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们作为高校的学生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彻底贯执行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重要精神,并且落实到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中去,用行动关爱学生,服务学生,以身作则,起到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行动给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 杨永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我们在新时代“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想课的根本遵循。讲思政课要“理直气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马克思指出垄断物质资料的阶级也垄断精神资料的生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我党是执政党。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是我国国家性质,党的地位和教育的根本属性的必然要求。同时,理直气壮不意味着“你打我通”,“单向灌输”,而是要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为此思政教师要按照“六个要”的要求提升自身素质,要按照“八个统一”的原则创新教学方法,努力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用,毕生难忘的“金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 王慧:作为一名思政专业的师范生,思政课教师的后备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和对思政课教师的高度评价,让我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立德树人的本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编辑:禾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