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见习记者 陈欣阳 张彩云)10月26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指导暨学术前沿讲座在1号教学楼三楼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荣祥出席,文学院院长盛银花主持,文学院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杨荣祥强调,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是高校教师的必修课,教师申报课题项目有利于促进个人学术研究方向和方法的改进,深入探讨学术问题。他认为,对于大、小课题都要认真对待,这不仅对教学有帮助,也能提升教师的自身能力。
针对国家对社科基金的投入持续加大这一现状,杨荣祥提出,教师要提高申报课题的数量、质量,对自己的申报课题有信心,敢于申报、坚持申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课题。
对于如何写好一篇课题,杨荣祥表示,课题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眼界、对学术的了解程度。对于课题各部分的内容,他一一作出指导:课题的文献综述要着重采写,了解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理清学术发展脉络;章节目录要体现内容的框架结构和特点;课题的内容要有新意。对此,他提出四个“新”:新材料、新方法、新理论、新结构。同时,他强调,要重视版面设计,凸显课题的重点和价值。针对申报书的页面、字体、行间距提出了细致建议。
最后,他建议教师和有相关研究成果、有能力的人合作完成课题,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积极探索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理念和内容,利用大数据来辅助文学领域的学术调查。
会后,文学院教师和杨荣祥积极探讨相关学术问题,现场气氛活跃。 (见习编辑 肖贤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