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为古诗发声,感家乡之美

时间:2018-07-30浏览:423

本网讯(通讯员王梅)7月17日上午,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11名志愿者来到宜都市红花套镇中心小学。志愿者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与历史背景,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古诗课——《渡荆门送别》。

志愿者拿起粉笔一笔一划地在黑板上誊抄《渡荆门送别》,并给学生们发放本堂课所需要的学习资料。“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教室书声琅琅,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学生们认真的大声读起来。“你们知道荆门是什么吗?”老师提问道。“是门”、“是山”、“是水”、“是河”……学生们的回答千奇百怪。

点击查看原图


“荆门是山名,就在你们的家乡红花套镇渔洋溪村”当志愿者由学生们口中的山、水、河引出荆门就在他们的出生地时,学生们恍然大悟。志愿者以“荆门”为引入点,将宜都当地的历史文化作为背景,开始了诗文的讲解。

“老师,诗人为什么在游玩的时候不好好玩,反而要写下这首诗呢?”课堂上,一位学生将自己的疑惑表达出来。“诗人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经巴渝,游三峡。坐在船头的他被高耸云霄的峻岭和奔腾直泻的江水所吸引,便写了这首诗。”志愿者认真的讲解道,“通俗一点来说,诗人被荆门美丽而又雄伟的景色所迷住,兴起了游玩之情,但又不舍得离开故乡,有感而发。”

听了这堂古诗课,学生们纷纷惊叹,自己的家乡在诗人李白的笔下竟然如此壮丽,也瞬间激起了对这首古诗的学习兴趣,表示要把这首诗背给自己的家长听,并希望能够与家长一起游三峡,感受诗人当时写这首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