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殷傲雪见习记者王家欢)伴着清晨的微光,山间的雾气缭绕着,心在清晨的空气洗涤下越发靑春。7月2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踏着弯曲的小路,开启了家访之旅,12个孩子在路的尽头急切地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清风送情意,别样关怀沁人心
“老师,我们在村口石头旁等你们……”正在吃早餐的志愿者们接到爷爷打的电话,他们到达时,看到爷爷的两鬓沾满了汗珠,花白的头发贴在脸颊上。“爷爷,你等了多久啊?”志愿者十分愧疚地问道,爷爷露出纯粹的笑容:“没事,没事!我也刚到。”听到这句话,旁边的阿姨悄悄告诉志愿者老爷子已经在这站了一个小时!志愿者不禁心头一揪,一边高兴爷爷对自己的热情,另一边却是满满的心疼。“没事,听到你们要来看娃儿们,我就高兴的睡不着了。”看到志愿者愧疚的眼神,爷爷安慰道。
由于气温很高,家也离得比较远,爷爷拦了一辆三轮车。途中,爷爷让司机在一家超市门口停下,自己拿着一个洗得泛白的钱包下车,“家里没什么吃的,我去给你们买点饼子,你们是城里来的大学生,不能委屈你们。”志愿者望着爷爷爬满皱纹的脸庞,皮肤皲裂的手掌,一股酸意直冲鼻尖。
探寻孩子背后的故事,家访让你我心连心
经过聊天,志愿者了解到,爱玲的父母一直在外面打工,早在三十年前,因一场事故奶奶的神精损坏,爷爷不仅要照顾家里的一对孙儿,还要照顾58岁的奶奶。而在一个月前,爷爷因为骑自行车买菜摔断了4根肋骨。因为家中琐事,爷爷早已满头白发。
正当志愿者心酸不已的时候,爷爷从柜子里拿出紧紧包裹的鸡蛋,说要给志愿者补充营养,“这可怎么受得起!”爷爷依然坚持,他们只好说,吃了家长们的东西,就不能支教了,这句话终于起了作用。爷爷说“那我去给你摘果子!”还没等志愿者拒绝,爷爷三下做两下地爬上了树,给他们摘了一把果子,可是爷爷的肋骨可还有伤呢,志愿者眼眶早已湿润。
教育,与家庭息息相关
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家长表示,必须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家长累点是情理之中,家长自己学历较低,所以希望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思雨小朋友说“她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永远和志愿者老师在一起。”
在走访学生袁健青家里之前,志愿者们就对他有很高地评价,“上课积极发言,学习刻苦认真,团结友爱同学,作为班上的劳动委员,为班级付出了很多。”一进家门,志愿者看到了满墙的奖状,“孩子在家也很懂事,经常帮忙做家务。”袁健青的妈妈欣慰的说道。
当被问到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的时候,袁健青将目光投向1岁的妹妹,小小的年纪,就知道作为哥哥要呵护妹妹。在志愿者的鼓励下,他对着摄像机说出了想对妈妈说的话:“妈妈,您平时辛苦了!您教会了我很多道理……”说着说着,他的眼眶湿润了,泪水止不住的掉了下来。
愿做一盏灯,用爱点燃光明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短暂的一天里,志愿者们在交谈中,了解了孩子们与他们的家庭,发现孩子们背后的故事,了解孩子性格形成的缘由,与孩子的家长建立了深厚的联系。淳朴的山里人对这些远道而来的志愿者满怀感激与尊重。带着遮阳伞和矿泉水,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我们不求回报,只愿所给予的最真挚的关爱必将被学生们珍藏在心底,从而转化为路上支撑他们前进的动力。”志愿者汪文静感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