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李明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随着抑扬顿挫的朗读声,新市镇小焕岭村的“希望家园”正进行着一堂关于家国情怀的诗文赏析课。原来,为了使留守儿童能够学会理解家长,学会表达对长辈的爱。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志愿者决定开设关于“家国情怀”课程。
“同学们,我们的‘大家’是什么,我们的‘小家’又是什么?”志愿者熊林、王子林、黎李花抛出问题。很快,小朋友便答道,“国家,我的家。”
“那小朋友们想想,小家中最爱我们的人是谁?”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王子林表示,通过这样的问答,来引导孩子们去理解父母,有助于他们和父母沟通。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小孩子对这些是没有概念的。今天她自己问到,为什么很多爸爸妈妈要到外面去工作呢?为什么不能留下来陪小朋友呢?很多小朋友说的很直接,因为钱,因为我们现在不缺吃,我们缺更好地物质生活,爸爸妈妈想让小朋友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选择出去打拼,所以他希望小朋友可以乖一点,去理解父母。
带队教师龚敏表示,留守儿童很少能和父母一起生活,因此有时候会不理解父母,通过这样的课程让这些孩子慢慢打开心里的结,去个父母主动交流,有主孩子们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