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基 铸就武术梦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1-05浏览次数:1002

 
传图片的空隙,思绪翻飞,仿佛又回到了一起训练的那段日子。
  李傲和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的吴安芳和杨君葆、2015级体育教育专业的张文睿和黄显军在进入大学后陆续结识。出于对武术的热爱,今年9月份开学,五人借着湖北省“金茂杯”第32届大学生武术比赛的契机,聚集在一起。陈珊和熊冰成为他们的指导老师,一人主管技术性动作,另一人则负责纠错、计量。
  体育专业学生可以选择不同项目作为自己的主项和副项,武术是吴安芳和杨君葆的主项、张文睿和黄显军的副项,四人练习动作时游刃有余。而主项和副项都非武术的李傲,训练起来就格外吃力,连基本动作都得从头学起。
  “懒扎衣收掌和出掌都不对,出掌时两掌向前呈按、掤、挤劲,收掌幅度要小,到身前就好,动作要缓,目视前方,你自己来一次。”看到李傲练习了好几遍,动作却依然存在错误,杨君葆和吴安芳不由地暂时搁置自己的训练,一个亲身示范、一个进行理论讲解。一根筷子易折断,五根筷子抱成团。默契和团结是一个团队最重要的品质。李傲面临的难题,也成了横亘在其他四人面前的“关卡”。
  在体育学院前的小树林里,李傲将一个动作分解成十多个,如同电影的慢镜头般,一点点进行分步训练,最后再还原成一个动作。“右手划到心口时要与左手保持水平。”“身子不能东倒西歪,保持直立。”“注意呼吸,不要有声音。”杨君葆和吴安芳站在一旁指导。一遍、十遍、百遍……练到李傲、杨君葆和吴安芳三人都出了一身薄汗,李傲终于将动作完全练熟。
  但光动作完美远远不够,领会武术动作的意境还得下功夫。“武术意境很难用言语和动作来表达,需要练习者不断观看、模仿,再沉下心钻研,或许可以悟出些许门道。”张文睿坦言,尽管自己早已将动作熟记在心,但仍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反复练习、揣摩和队友交流,才悟出心得。
  “我不想练了,一整套动作打下来除了手动脚动之外,怎么都找不到感觉!”听到李傲赌气的话语,正在一旁练习的四人仿佛看到了不久前的自己。“状态不好就缓一下,老师说过这种情况不能再练,会适得其反。调整好状态再继续,下训后带你去吃好的。”有了队友的宽慰,李傲渐渐平复心情,又重新投入训练。
  离开训练场地,五人的心思却仍在武术上。“这个武术视频好像还不错,你们可以仔细观摩。”“明天有没有空,继续在老地方练习吧。”“洗澡的时候把水温调高一些,记得泡脚,早点睡别熬夜。”晚上讨论组里格外热闹,提醒注意事项、交流白天练武的想法,或是分享各种优质武术视频。
  想要练好武术,除了不断交流、模仿,坚持和多练习是翻越“五指山”的另一助力。
  “今天是周末,要不要一起去逛街?”婉拒室友的邀请,吴安芳换上一身训练服,健步如飞地往训练场奔去。每周二、周三的下午,是老师规定的训练时间。但五人并不满足于此,只要是没课的日子,总能在“老地方”见到或独自练习,或聚在一起讨论的五人。
  凭着这股不轻易放弃的劲儿,五人不断地模仿、超越,寻找自己和武术的契合点。稳扎马步,气聚丹田,眼随手动,从起势到最后一个动作落下收气,李傲一气呵成。“刚刚练习时,感觉自己听不到也看不到,这种感觉是对的吗?”面对李傲的疑问,陈珊给予了肯定答复:“是,你已经领悟到了一些,但是依然要继续沉下心来训练,心要虚灵,达到天人合一。”
  12月2日,比赛正式来临。在45所高校,580名运动员中,杨君葆获得女子孙氏太极拳第一名、吴安芳获得女子42式太极剑第一名、李傲获得女子孙氏太极拳第二名和42式太极剑第二名、张文睿获得男子42式太极拳第二名、黄显军获得男子吴氏太极拳第三名,还获得了女子丁组团体第三名。三个月的苦练终结出满满硕果。
  “热爱武术是我们聚集在一起的最直接原因,但是在内心深处,我们还是想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待在一起的三个月里,除了训练,就是谈天说地,天马行空、毫无顾忌,虽然简单却充实、快乐。”说着,黄显军朝体育学院的方向望了一眼,似是在回忆着那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