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通社记者 张贝)“矿泉水瓶里的橘子汁,很新鲜,今天中午榨出来的!”11月15日下午,2016级化学专业的20名学生在实验楼S3411进行分析化学实验期末考试。
打开药品柜,拿出提前配好的试剂,用移液管移取25毫升橘汁于锥形瓶……魏情逸开始实验操作考试---自拟络合滴定。她左手转动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右手晃动锥形瓶,同时眼睛注意溶液颜色变化。瓶中液体由橙色变为稳定的蓝色且30秒不褪色时,她立即停止操作滴定,并记下实验数据。
“我喜欢吃水果,所以做这个实验,我发现1毫升橘子汁中含有240毫克维生素C。”魏情逸感慨道,此次期末考试,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变身“大玩家”,根据兴趣做实验,为老师的考试方法点赞。
魏情逸旁边的学生也正“玩弄”着不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各异。据了解,此次期末考试的要求:学生以“氧化还原”“酸碱滴定”“配位滴定”三大实验原理为依据,联系生活,自找选题并设计实验,独自完成操作。
谈及考试模式的设计初衷,该课程的指导老师胡庆兰表示,学生完成自设选题的操作实验,需要全方面思考和极强的动手能力。联系生活,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有利于他们成为实用型人才。(编辑 李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