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自救与救人
酷暑来临,游泳成为许多同学最热衷的运动之一,游泳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防暑消夏。但如果人淹没于水中,呼吸道就会被水、污泥、杂草等杂质阻塞,喉头、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就是我们常说的溺水。其中缺氧是溺水死亡的原因,据WTO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死于溺水的约37.2万人,频发年龄层在25岁以下。所以溺水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人们的关注。
溺水发生的情况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自己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附近又无人救助;另一类是会游泳的人发生溺水,手足抽筋是最常见的,另外还有滑倒、被异物卡住、缠住、吸住等等情况的发生。所以除了避免到野外陌生水域、山塘水库等地游泳外,游泳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尽可能避免意外的发生。如果发生意外,在发生溺水或发现溺水者时,同学们也要学会自救和对溺水者进行救援。
一、当你溺水的时候,首先要学会自救。此时路边不一定有人,有人不一定水性好,首先我们还是要靠自己!
1.一定要先大声呼喊救命!引起周围的人注意。
2.采取仰卧位,让自己的头部使劲儿往后靠,使鼻部露出水面呼吸。
3.呼气要浅,吸气要深。我们深吸气的时候,人体比重会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腾,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4.发生腿抽筋,请保持镇静,采取仰卧位,用手将抽筋的脚趾向背侧弯曲,缓解痉挛,再缓缓游向岸边。
二、发现有人溺水的时候,要学会救援。110和120 是必须拨打的,施救者不要以为光凭一腔热血与爱心就能施救成功。
不会水性者不要亲自下水救人,不然最后,谁救谁就说不准了。但是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
会游泳者下水救人时,应观察清楚位置,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切忌迎面接触溺水者,因溺水者神志不清或心慌意乱,必定会紧紧抓抱救援者,导致发生一同被淹的危险。施救者要用手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泳姿势将其拖向岸边,也可以在其背后抓住腋窝拖带上岸。
三、溺水急救,关键在一个“早”字。溺水后,呼吸道阻塞,喉头、支气管痉挛,身体出现缺氧,呼吸、心跳骤停,严重危及生命。医学界强调在呼吸和心跳停止4-10分钟内现场进行CPR(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对挽救溺水者的生命至关重要。所以,溺水者被救助上岸后,现场的救治就显得极为重要。
1.让被救者仰卧,解开颈部领扣。首先检查口腔和咽部是否有异物,如呼道内有泥土、水草、污水、假牙、血块或呕吐物等堵塞,应设法将其吸出,使气道通畅。
2.如果丧失了意识,应迅速检查被救者是否有呼吸和心跳。如嘴唇发紫或苍白、呼吸停止、刺激后无反应,颈动脉搏动触及不到,心前区无跳动感,可能呼吸、心跳已停,要立即在现场进行CPR。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时,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125px处,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按压力量足以使胸骨下沉至少125px,压下后放松,但双手不要离开胸壁,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人工呼吸时,施救者一手托住其下颔,使头部充分后仰,避免舌头后坠,保证气体进入呼吸道内;另一手捏住其鼻孔,自己深吸一口气,将口紧对着患儿口内用力吹进,即刻可见患儿胸部鼓起,然后将口离开并放松鼻孔。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按30:2进行,按压的时候让被救者头部歪向一侧,可能有异物排出来,一直做,直到被救者恢复了心跳呼吸或者120到达现场。
3.如果丧失了意识但心跳呼吸没有问题,可以进行排水处理。具体方法是:施救者一腿跪地一腿屈膝,将被救者腹部置于屈膝的大腿上,使其实部下垂,然后拍其背部使口咽部及气管内的水排出。
经现场救治恢复以后,可脱去溺水者湿冷的衣物以干爽的毛毯包裹全身保暖;如果在寒冷的天气或长时间的水中浸泡,在保暖的同时还应给予加温处理,将热水袋放入毛毯中,但注意防止烫伤发生。
注:CPR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者需接受专业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