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学记忆的工程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0-21浏览次数:708

学通社记者 刘云  见习记者 王雪

纯天然椰子壳正面被刻上校徽浮雕,反面是姓名、学号和以变体隶书雕刻的“毕业纪念”“二零一六”及“IWASTHERE”字样。今年夏天,5200枚“私人订制”钥匙扣被送到了毕业生手中。这份精致又独特的纪念品瞬间在学校里流传开来,承载着四年大学回忆的钥匙扣使毕业生热泪盈眶。
看见这些场景,作为钥匙扣设计者之一,11级音乐表演(声乐)专业的亓仲辉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一时间感慨颇多。
两年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4年,面临毕业的亓仲辉像无数学生一样,四处投递简历。然而,处处碰壁,甚至好几次被骗的亓仲辉陷入了迷茫。“何不立足校园文化,试试自主创业?”学工部指导老师刘兴一句话,让当时焦头烂额的亓仲辉看见了方向。为了充分了解这个行业,他与另一位合伙人前往上海、浙江、北京等地进行调研。
坐言起行,看见突破口的亓仲辉决心大干一场。缺乏经验就广泛咨询,答辩失败就反复修改,合伙人退出则重头开始……半年之后,亓仲辉拿下创业路上第一只拦路虎,成功入驻创业中心3020号工作室,成立了湖北省华点文化创意传媒有限公司。
繁琐的公司入驻过程没有让亓仲辉灰心丧气,然而,公司一开业便陷入“寒冬期”,着实泼了他一盆冷水。整整两个月,公司仅卖出40筒纸杯,只有400块的营业额。比起前期的巨大投入,四百元实在是杯水车薪。
自己是否选择错了?公司究竟能不能走下去?“我很慌张,一直在怀疑。”亓仲辉叹气。
在2015年12月,一笔订单为陷入低谷期的亓仲辉迎来了转机。学校举行校园艺术节和寝室文化节,举办方需要大量具有学校特色的纪念品。这让亓仲辉眼前一亮,也令他想起了创业初衷,校园产品就该立足校园文化!
根据各个活动的海报及特点,设计图案字体、调整排版……那段时间,亓仲辉往往每天第一个踏入创业中心大门,晚上被门卫催着离开。最终的产品获得了举办方的认可,亓仲辉回忆道:“当时的日子,辛苦却也满足。”
初尝创业甜头,亓仲辉更是将目光锁定在校园中。随着毕业季的到来,亓仲辉找到了新灵感:承载大学记忆的不仅仅只能是一纸毕业证书,还可以为毕业生打造专属的“私人订制”。
“椰壳天然,绿色且价格低廉。”一次偶然的机会,亓仲辉产生了做椰壳文化产品的创意。为了解做椰壳工艺品的可行性,他和同伴立即出发,前往浙江进行咨询。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又马不停蹄赶回学校,与相关负责老师进行接洽。经过几番商讨,五月中旬,为16届毕业生打造专属纪念品提上行程。
距离毕业典礼不足半月,亓仲辉绷紧了神经,决心全力以赴。设计排版,打洞穿孔,为保证钥匙扣质量,一行人不得不亲力亲为,连夜赶工。
连轴转的工作让努力没有白费,专属“私人定制”不仅为毕业生留下了母校的记忆,也让更多人的目光投向了亓仲辉的创业之路。
刻着校徽图案的椰壳钥匙扣,题上校名的纸扇,印上校园美景的纸杯上……如今在创业中心3020办公室内,校园气息愈加浓郁。“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是一个载体,我希望让产品承载更多人的大学记忆。”亓仲辉说道。
这次创业的成功尝试,更是让亓仲辉对母校怀以感恩之心。他主动发起长达三个月的“拥抱感恩·爱在二师”微公益活动,并将利润的百分之六十捐献给困难学生。创业之路先行,公益善举起始,亓仲辉的目光愈加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