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通社见习记者 张鑫)5月21日下午,由种子书友会主办的第三届“真人图书馆”交流活动在5号教学楼S306团体活动室展开。武汉大学文学院汪树东教授受邀分享他的人生经验。
“小时候,出生在农村的我,深受父母和亲戚长大当官发财才有出息的思想‘熏陶’,所以大学选择了法学院。但是我被调剂到了文学院汉语言专业,而不后悔由此错过了当官发财的机会。”汪树东从他求学经历开始分享,“大学几年,我几乎是在图书馆度过的,读的最多的是西方的文、史、哲经典之作,比如《帕斯卡尔思想录》,以及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作品。”
对于阅读的意义,汪树东见解颇深,他说,对文、史、哲富有启发性的经典之作系统地、大规模地阅读,是对先人智慧的汲取,能培养和丰富人内在独立的精神,使人意识到自己生命潜在的方向。随后,汪树东以己为例:“大学时代随着对文、史、哲经典之作的大量阅读,我逐渐摆脱了当官发财崇拜金钱的思想观念,发现人生还应该有更加广阔的领域。”
汪树东以史铁生和释迦摩尼人生经历为例,鼓励大学生要有豁达的想法,实现自己生命的独特性。“成功的生命,是不患得患失,也不唯利是图,而是要有内心的自由。”
在与学生交流中,面对学生提出的“大学生该不该创业”的问题,汪树东建议:“人生能有几年大学时光呢?如若不是具有建设性的创新创业,而是将大学宝贵时间花在几十块钱的小买卖上,真是在浪费光阴。为何不如把时间花在阅读上来充实自己呢?”
“汪教授的人生智慧让我懂得阅读不能只读专业书。”教育科学学院12级教育学专业的殷碧丽从汪树东的个人经历中收获颇丰,“看世界的方式很重要,人生就应该追寻内心的安宁和自由。”(编辑 洪天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