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大一开始就活跃在二师舞台,现在正积累经验逐步走向世界;声乐专业却坚持诗歌写作,并发表在中国文学网、中国作家网等文学网站。来自我校艺术学院11级音乐表演声乐专业的亓仲辉,一直在用行动代替语言诠释自己的“艺术人生”。
今年10月,亓仲辉被武汉歌舞剧院聘为歌剧《高山流水》演职员。经过了长达一个月的训练,在公演前最后一次的彩排时,他被通知必须回学校参党支部会,竞选预备党员。不愿放弃大学最后一次入党机会,更不愿放弃这次公演的机会,亓仲辉只好在两边打时间差。
六点起床赶到琴台大剧点名,趁剧组还未开始彩排又赶回学校。为了跟上进度,期间亓仲辉还不停的给同伴打电话询问排练进度。参加完学校会议已经下午两点,来不及吃午饭,他又急匆匆赶回剧院,由于太过劳累,他甚至在公交车上睡过了站。最终,他所参演的《高山流水》获得了中国第二届歌剧节“最佳剧目奖”。
“他每天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花在琴房练习,其余时间除了上课就是四处的表演。”提起亓仲辉作为山东老乡兼四年室友的尚庆亮不禁感叹,“大学四年他的专业课成绩都是第一!真让人佩服!”参加了三次校园十大歌手的比赛,却每次都与冠军擦肩而过,但亓仲辉仍笑着说:“如果明年我还在,我一定会继续参加。”
这样的坚持不仅让亓仲辉在第六届梦想HongKong国际青少年艺术盛典湖北省赛上,获得声乐专业青年组银奖,也让他在第五届国际青少年巴黎文化艺术节中国区选拔赛上,荣获青年组声乐二等奖,拿到了由肖邦音乐学院院长和里昂市市长共同签署的证书,并获得参加法国巴黎艺术节的资格。
专业方面不断取得佳绩的同时,亓仲辉也没有忘记他所深热爱着的诗歌创作。自从高中在作业本上写的短诗《雨后》,受到老师“我太喜欢了!”的评价后,亓仲辉倍受鼓舞,他的诗歌创作也由此开始了。
为了能在学校附近的书店多买几本诗集研究,亓仲辉常常省吃俭用。“我喜欢写一些东西,这些都是源自于我的生活。”有时坐在饭桌上,他会突然吟出几句诗歌,躺在床上时也会突然灵感爆发,写上一两行。即使走在路上,灵感来了他也会掏出本子开始创造。
一次,他路过天桥,看到天桥上的乞讨者。在亓仲辉看来,这些职业乞讨者用自己的尊严换别人的施舍,是一种畸形的生活状态,还不如捡垃圾收破烂的老人自己劳动生活。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走过天桥》。最终,这首诗入围了2014徐志摩微诗歌大赛。这首诗也成了亓仲辉签约上海文艺网的关键作品。
刚进入大学时,身边的人都嘲笑他写的诗酸溜溜的。即使是这样,他还是坚持创,并多次在各类征文中获奖、曾担任中国原创文学网等多家文学网站诗歌编辑,以此来证明了自己。如今很多同学都成了他的粉丝,他也很喜欢把自己写的诗和别人分享。“虽然我学的是音乐表演,但是写诗歌一直是我的爱好,我不会放弃。”亓仲辉笃定的说道。
刚开始决定走上艺术道路时,不少人就劝亓仲辉的母亲“还是得学点儿正儿八经的文化课才行,唱歌算什么专业?而且还得花那么多钱,那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才学得起的。”但是母亲却一直在支持着他。
一路走来,他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更是为回报母亲的爱与支持。谈到未来,亓仲辉说:“人必须得有一个让自己去奋斗和努力的东西,只有这样才有前进的动力。诗和歌就是我的动力,我会为了这两样而奋斗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