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学校最有感情的两个地方,一是主席台,二是实验楼三楼楼梯。高中阶段,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几乎每天午休、傍晚休息时都在那里大声读英语。没有人逼我,纯属自己喜欢,还讲得特大声。所以三年里累积的白眼也不少……”10月18日,王瑞萍回到高中母校做英语实习教师,看到眼前旧景不禁感叹。
作为我校外国语学院11级英语本科4班的学生,王瑞萍大学以来一直奔走在英语这条道路上,学英语、用英语、教英语……对英语的执着让她顺利拿下2012~2013年度国家奖学金。
然而,王瑞萍对英语的追逐还要从中学说起。初中时她爱看《老友记》,里面的语句总能让她留下很深的印象,久而久之,看欧美剧、听英文歌便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二时,她便在湖北省中学生口语大赛中夺得第一。
来到大学,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起床晨读,课前认真预习,课上踊跃发表意见,课后搜集与专业学习相关的资料继续给自己充电,这样的流程王瑞萍一坚持就是三年。“她上课回答问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用英语完整表达出独到的见解,看到学习委员这么拼,我们的学习劲头也大了。”班上同学这样评价道。为了鼓励大家报名校内外的英语水平竞赛,王瑞萍每天去图书馆找相关的专业书籍给他们传看,还上网查找各种竞赛真题资料打印下来分发。在她的带动下,他们班英语竞赛报名率在同类班级中一直稳居前列。《西方神话》授课教师罗晓黎对她赞不绝口:“她将英语学‘活’了,还用自己对英语的热情感染到了全班同学。”
为了让自己的英语学习得到实战锻炼,王瑞萍加入院口译队,之后又加入院辩论队。去年9月,考虑到用英语辩论极具挑战性,她提出将这两支队伍合并,在辩论队理事胡康的带领下,将其成功转型为“口译辩论队”。联系老师、安排场地、招生宣传、新生考核……壮大团队的每一步,都有王瑞萍的努力。如今,这支“口译辩论队”已经成为外国语学院的标志性学习队伍。
“她的自信震撼到了我,发音标准,气质优雅,让大家称赞不绝。”不肯停下脚步的王瑞萍又加入了英语沙龙,社团成员冯丹回忆起她第一次上台演讲时的场景说。就这样,王瑞萍被推选为口语部部长兼讲师。
“承担两百人规模的晨读发音课,那是一次巨大的挑战。”王瑞萍一想到要让两百多人自觉早起晨读、还要保证他们都能真正学到发音知识,开始有些不知所措。不出所料,每天早上都有人缺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每天早上六点的闹钟一响,她就打电话给前一天未到的人,直到他们起床,每天如此。六点半,她准时到五号教学楼前带领大家晨读。
“Don’t be shy,just try,we’ll support you all the time!”害怕两百多号人听不清楚她的发音,她就站上桌子,大声朗读。“你来扮演男主,你来扮演女主。好!对话开始!”除了负责这么大阵仗的晨读,她还为每节发音课设置一个故事情节,采用roleplay的方法让大家进行角色扮演。演技和发音得到所有人认可,她就给表演者发小礼品,演不好的人就要进行才艺表演。不仅如此,王瑞萍教发音也有一套秘诀:“来,大家跟我一起读,[a:]……”她边读边用手指画出音标的形状,大家都跟着她的手势发出长元音。“我们朗朗的读英语声与渐渐升起的太阳光辉融为一体,那样的场面带给我一种无言的感动。”晨读伴随着王瑞萍大学生活每一天的开始,于她来说意义非凡。
上课学英语、下课教口语,这都不够。第四届英语风采大赛,王瑞萍赢得季军,一年后,她以主持人的身份站上了第五届大赛的舞台。此外,“外语文化节”、“教师风韵”大赛、“5+X”师范技能大赛等,所有跟英语沾边的比赛、活动都活跃着她的身影。大学三年了,每天的课程都与英语相关,但是王瑞萍说她并不感到厌烦,“我喜欢它,并且乐于尝试和探索如何运用它,我会在学习英语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