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我任学习委员一年多,但我看到石晶老师还是很紧张,坐着听她布置任务,我还时常用手抠着桌角。”李三虽然和石晶老师非常熟悉,但老师的严格却让她“胆怯”。“我喜欢她,但更多的是敬重。石晶老师严谨认真,善于创新,对我们要求也很严格,可是如果我和她走在校园里,你会以为她是我的同学。”12级商务英语班长孙萍笑着说。
石晶是我校外国语学院的一名辅导员。自2005年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我校干起了辅导员这份“良心活”,今年已是她工作的第9个年头。
2008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石晶遇到了令她一生都无法忘记的事。一天深夜,05级英语专业的刘静(化名)忍痛拨通了石晶的电话,当她得知学生病情紧急,立即赶到学生宿舍,将刘静送至校医院,医生诊断刘静患阑尾炎需马上手术。石晶便搭乘校车将刘静送到了武汉某陆军总医院,刘静立刻被送入急诊室。做手术需家属签字,然而刘静的父母都在外地,石晶冷静地拨通了刘静父母的电话,说明了情况并得到了签字许可。“来!我来签字吧!”在同时得到学院领导的批准后,石晶果断地在手术单上签了字。及时手术的刘静最后也顺利康复出院。“这对于参加工作不久的我无疑是一项挑战、一项考验。”石晶回忆道。
挑起责任,做良心事,石晶一干就是九年。回顾这九年,“勇签手术单”的惊心动魄并没那么多,但石晶对学生的关爱,却从未停止。
大学集体生活易发生矛盾,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很少会主动向辅导员寻求帮助,石晶多次组织创新班级活动,主动去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心理状况,对症下药。
大一下学期,石晶组织12级商务英语(本科)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联谊。开场舞、小游戏、自由交谈,每一个环节她都亲自参与到学生中间。“当今社会对辅导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辅导员工作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变换交流方式、不断创新才能深入学生群体之中。”石晶说。
为使同一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更好地交流,石晶将四个班分为两组,首创班级“心理手抄报”。手抄报由学生自由命题,关注当下热点和难点,并由各寝室轮流提供“寝室心语”的板块内容。“通过阅读手抄报我了解到其他班的同学与我有相同的爱好,而办报的过程,也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孙萍分享道。如今,办手抄报已成为外国语学院心理教育方面的特色活动,广受师生好评。
女生多是师范学院的一大特色,也是令石晶头疼的一大难题。在女生相处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冷战”,突出表现为女生之间“一对一”的稳定感情或关系遭到破坏。针对此状况,石晶结合亲身经历,于2005年首创“女生访谈”,从生活、学习、情感、就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帮助,贴近学生,服务学生。工作9年,石晶共举行访谈活动14期。石晶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寻正确的交友方法和树立正确的交友心态。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夏永祥说:“做好辅导员必须要有爱心、有责任心。石晶老师是一位负责的老师,她能用自己创新的方法来与学生很好的相处。”
“做辅导员就是一份良心活!9年的辅导员生涯,是与学生一起度过的,与他们在一起总感觉自己老得慢一些。可当我的学生领着她的孩子来看我时,我也在问自己,‘时间都去哪儿了?’,但即便如此,还得继 续 向前。”石晶笑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