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单与定额算量的区别在于平整场地的计算规则和计算方法的不同。”课堂上,陈洪涛眉头深锁、面露愁容,戴晓燕见状耐心举实例讲解,并对二者进行区分。在陈洪涛的心中,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只要找戴老师都能弄清楚明白。2007年至今,戴晓燕来校工作已过7个年头,与其说她是一名大学教师,倒不如说她是学生心里的引路人。
戴晓燕,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主任,先后荣获学校校2011—2012年度、2013—2014年度“师德标兵”荣誉称号。“从戴老师一遍一遍地手把手教学,到后来慢慢引导我们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我觉得在我脑海里的专业知识体系更加完整了。”12级工程管理2班的陈冠乔感激道。
2007年,初到学校的戴晓燕负责教授《工程估价》、《工程管理》两门课程,“半路出家”的她以前在省内一家大型建筑企业从事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六年的企业工作经历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让我更清楚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我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帮助学生形成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教学实践中,她一直鞭策学生分数不是最重要的,掌握一技之长才是“王道”。为了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戴晓燕采取小组分工制,六人搭档制作施工图预算书。学习《工程管理》的每一届学生都切身实践过,这种实践方式早已成为戴晓燕的教学惯例。“制作施工图预算书主要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管理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只有亲自按企业中的工作内容完成一次施工图预算书,才能真正地做到课堂所学与就业相接轨。”戴晓燕解释道。
“戴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很感谢当初您教我知识,现在我在公司上班,所学的都用到了。”去年教师节,戴晓燕收到了一条08届工程管理专业的一名男生发来的感谢信。每当看到一摞摞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施工图预算书,戴晓燕都感到无比欣慰。
为了让学生了解墙体保温的利弊,她结合社会热点事件———11月16日山东寿光一家食品企业发生的重大火灾,以此案例来讲解课程知识。“厂房的主要建筑材料是两层彩钢板,中间夹杂着保温的泡沫材料,这些都是易燃物品,这样的厂房隐患重重。”戴晓燕说,她时常把最新社会热点事件拿到课堂上“说事”,让学生从生活中理解专业知识。紧跟时代步伐,不让自己掉队,时刻关注工程管理方面的动态,把最新资讯传达给学生,这是戴晓燕对自己教学的基本要求。
从教多年,细心的戴晓燕发现,学生对工程管理未来就业走向、在大学应该提升哪方面技能以及大学期间需要考取哪些相关证书都还不了解。为此,戴晓燕结合社会职业需求,告诉学生哪些证书一定要考取。针对这些证书,她会在课堂上有条有理地讲解考试重点,为学生提供各种电子工具书。此外,戴晓燕还会在授课环节中穿插执业资格考试真题,积极帮助他们备考。12级工程管理2班学习委员易乐说:“戴老师帮助我们讲解考证重点及难点,更有利于我们备考。”
课堂上的戴晓燕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但在课堂外,她还是学生的“知心姐姐”,学生有什么困惑都会来找她倾诉。在戴晓燕担任09级工程造价专业班导师时,班上有位男生临近毕业还不知何去何从。面对专升本考试,在准备阶段就想放弃的他被戴晓燕劝了回来。除了专业知识上的辅导外,戴晓燕还时常发短信鼓励他,要他坚定脚下的路,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这名男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学校的专升本考试。
“作为女生,一定要自信、自立和自强,要有一技之长,这样才能在社会中立足,才能更好地发展。”11级工程管理1班的女生小文(化名)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了性别歧视,让她一度陷入绝望。那段时间,戴晓燕每天都会耐心地安慰她、鼓励她。“在人生的路上会遇到很多挫折,只有把它当成自己的财富,不断历练自己,才能让自己更具韧性!”在戴晓燕的引导下,小文走出了阴霾。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这是戴晓燕一条雷都打不动的准则,她认为学生的认可就是对自己工作的最大肯定。“对学生负责,一心一意地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这句话在戴晓燕的嘴边时常提起,也是她一直以来都在践行的工作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