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二师人】不惧挑战的追梦少年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5-12浏览次数:856

不惧挑战的追梦少年.jpg

       靠自学修完大学四年的课程,并背下一整本牛津词典;创业数次,主动与研究生合作……不论是学习还是实践,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方向)的赵子健都不走寻常路。“我想当一个不平凡的人,在IT领域干出一番事业。”
  凭着这一信念,他用行动在追梦道路上奋斗着。
  大一那年,当其他人还在享受悠闲的大学生活时,赵子健却保持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两点睡觉的作息习惯。看书、背英语、学习编程,这三件事占据了他的课余时间。就这样,他将牛津词典上每个单词的词意、词性和例句背熟,为写代码打下了语言基础;通过研读教材、观摩网络教学视频,他也很快将一本本C语言、Java、Android等方面的专业书自学完成。“那时对知识有近乎疯狂地渴望,感觉有花不完的精力。”赵子健笑着回忆道。
  高强度的自学为赵子健打下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了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他开始参与到互联网创业项目中。在朋友的介绍下,赵子健结识了几名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生,志同道合的他们便合计着一起做网页。那段时间里,他每天早起乘车两个多小时,去理工大学与团队成员见面,讨论技术问题。然而,资金和人脉的缺乏让网页无法推广,只好以失败告终。
  痛定思痛,赵子健又加入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团队研发手机APP。除了他是大二学生,团队中的其他五名成员都是研究生。“一开始确实很有压力,但有压力才有动力嘛”,面对学历差距,赵子健选择积极应对。“有些知识对他们来说很简单,我却不会,就自己私下研究。”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钻研,有时为了弄明白一个问题,他甚至会几天都沉浸于其中。凭着这股钻劲,第三个月时他便已能承担与其他成员难度相当的任务。可惜的是,研发出的软件没有找准市场,创业又失败了。
  两次失败的创业经历给赵子健带来的有打击也有磨炼,短暂的伤心过后,他正视了两次失败,并开始新的挑战。大二暑假,他找到一份网页研发的工作。公司要求他在三个月内做出网页,在没有百分百把握的情况下,赵子健依然答应了。“我很喜欢做有挑战的事,压力越大动力就会越大,这样能力才会得到提升。”他说。“万事开头难”,前一个月赵子健全身心投入到查阅资料上,一次次找寻突破口,这才慢慢地做得得心应手,并成功兑现了承诺。三个月的努力为赵子健带来一万五千元的报酬,不仅减轻了家里的负担,也为即将面临的就业增添了一枚砝码。
     “越努力,越幸运。”赵子健一直信奉这句话。从自学到创业再到打工,他勇敢地向前走着,为实现梦想而不惧挑战。“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去北京的公司学习,让我的才华能撑得起我的梦想。”赵子健坚定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