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主讲人钱斌做客我校“光谷论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4-08浏览次数:315

 百家讲坛.jpg

       本网讯(通讯员 李敬 学通社见习记者 杨慧荣)“都说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可是唯有《西游记》超越了时空、年龄、阶级的界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2日下午,《百家讲坛》讲师、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钱斌做客我校“光谷论坛”,为师生揭秘西游,分享西游背后的成功哲学。
   
“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明清小说,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们了解国学、进入国学和把握国学的一个便捷途径。” 讲座一开场,钱斌就阐释国学的涵义。他认为,《西游记》归根结底是一部研究人心的小说,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细细探究,这些灾难不来自自然,而是来自人心。它是一部教人们如何了解人、把握人、运用其才能的一部“心经”,其中蕴含的慈悲之心、团队之心、坚持之心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西游记的故事叙述、人物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近似于如今的管理学。”他认为,《西游记》中包含了由唐僧掌控的团队管理,由观音、唐玄宗联手的高级管理和以玉皇大帝为首的政治管理的三个层面。在取经过程中,唐太宗无疑是整个取经过程最大的赢家,玉帝扮演着协调佛道人三者关系的角色,是最高的管理者,也是最大的协调人。”此外,他把“意志坚定的取经人”唐僧、“突破常规但拥有超强能力和庞大人脉的领头者”孙悟空、辅助者猪八戒以及勤劳踏实的沙僧定义为一个团队。取经团成员间的分工和他们各自存在的问题都有所不同,但西行之路上,大家谁也离不开谁,缺少了任何一个成员都无法前行。正如现在优秀的团队那样,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同时也告诫同学们,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对唐僧十四年的取经之路,钱斌表示:世上没有那么多成功的法则,没有那么多成功的定律,我们只有坚持,坚持,再坚持,才终有成功之日。”
    在畅谈西游的同时,钱斌也不忘结合西游与同学们侃侃现实。他认为,大四学生即将踏入职场,应像唐僧胸怀“取得真经造福百姓”的宏伟目标一样,制定高远的目标。“一个目标短浅的领袖是带不出好团队的!然而,心怀高远目标的同时必须向沙僧学习,脚踏实地,进入工作单位的第一件事是把自己要做的事做好,然后再向更高目标出发。”讲座最后,他勉励青年学子,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编辑:道君、张涵 摄影:张月)

    钱斌,男,1970年出生,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对《西游记》的研究颇有成就。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主讲《千年一笔谈》。这是《百家讲坛》栏目首次介绍古代科技著作。在校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在讲授过程中,注重在史实中穿插讲解科技发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获得学生们的青睐和好评。主要研究关于科技和文化的生态与传播问题。该方向属于跨学科研究,侧重于研究科技和文化的历史形成、现实状态和优化方向,以及传播和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