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主题:书法与中国文化
讲座时间:2014年12月18日(周四)下午2:30
讲座地点:2号报告厅
讲座专家:孙鹤
承办单位:艺术学院
讲座简介:
本讲座为中国国家图书馆《艺术家论坛》系列讲座之一。拟从文字演进历史与书法相结合的角度,揭示书法发展历程背后的历史动因。对原始汉字中所蕴含着的人类文明信息进行具体解读,揭示书法在人类文明早期即承载着的丰富意涵;在青川木牍、里耶秦简、楼兰残纸等一系列出土实物图片的佐证下,展现中国文字的演进历程;通过揭示文字演变历程与相应历史阶段的书法作品之间的关系,使各时期的书法典范性作品之所以能够产生的历史原因得到生动的说明。由此展现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根源和文化意义。
孙鹤,字用谦,女,河南开封市人,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书法艺术方向博士。中央美术学院书法方向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艺术经纪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有《秦简牍书研究》、《艺术史——人类情感的表达》等。作品被多个国内一级博物馆和博物院收藏。2011年10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展览馆举办《孙鹤书沈祖棻诗词书法作品展》。2012年3月,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清心玉映•孙鹤书法作品展》。2012年9月10日,英国班戈大学文化节,举行了《汉字•书法•中国文化》个人书展。从2012年到2014年,多次赴海外讲学及参展。2013年接受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法国雷恩大学、英国班戈大学等大学讲座邀请和大英博物馆个人展览。《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等关于孙鹤及其书法进行了多次推介与报道。
本讲座为中国国家图书馆《艺术家论坛》系列讲座之一。拟从文字演进历史与书法相结合的角度,揭示书法发展历程背后的历史动因。对原始汉字中所蕴含着的人类文明信息进行具体解读,揭示书法在人类文明早期即承载着的丰富意涵;在青川木牍、里耶秦简、楼兰残纸等一系列出土实物图片的佐证下,展现中国文字的演进历程;通过揭示文字演变历程与相应历史阶段的书法作品之间的关系,使各时期的书法典范性作品之所以能够产生的历史原因得到生动的说明。由此展现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根源和文化意义。
孙鹤,字用谦,女,河南开封市人,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书法艺术方向博士。中央美术学院书法方向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艺术经纪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有《秦简牍书研究》、《艺术史——人类情感的表达》等。作品被多个国内一级博物馆和博物院收藏。2011年10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展览馆举办《孙鹤书沈祖棻诗词书法作品展》。2012年3月,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清心玉映•孙鹤书法作品展》。2012年9月10日,英国班戈大学文化节,举行了《汉字•书法•中国文化》个人书展。从2012年到2014年,多次赴海外讲学及参展。2013年接受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法国雷恩大学、英国班戈大学等大学讲座邀请和大英博物馆个人展览。《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等关于孙鹤及其书法进行了多次推介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