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通社见习记者 章文剑)“本次竞赛改变了初赛和复赛由学校负责的方式,直接放权给各学院。这不是不作为,而是为了科学的管理。”12月3日下午,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作品竞赛联络会在大学生创业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由校学生会举办,校学生会科技创新部承办,14个院系老师代表以及院系挑战杯工作小组成员参加,校学生会指导老师刘兴主持会议。
联络会上,刘兴详细介绍了参赛作品的分类及要求、评审及奖励方法、作品申报要求和原则、参赛选题和参赛时间步骤。“本次竞赛的预赛采取学院筛选、自主立项的方式对本院作品进行评审。这种新的‘放权’实际上是对比赛制度的强化,是为了进行科学的管理。”刘兴认真的介绍道。
在十分钟的提问时间里,各院老师与学生都表示出对竞赛的极高热情,纷纷提问,现场气氛也上升到顶峰。“我曾经也指导过一些学生团队,他们也获得过一些荣誉,但没有人能获得国家级荣誉。原因有二,能力和精力。我希望在高校之间比拼的战场上能看到挥舞的湖二师的旗帜。”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代表老师姚勇激动地说完后,全场爆发出阵阵掌声。
刘兴表示,参加科技竞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的科研水平与能力。但目前许多学生的眼光很狭隘,将科技与人文社会分开,认为师范类学校就不搞科研。实际上科技的入口很宽,对专业没有限制,学生应当多结合热点搞科研、参加竞赛。(编辑 郭蓓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