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王青)经过近半个学期的筹备,教务处尝试在原有“春季学期+秋季学期”的基础上,在暑假建立“虚拟第三学期”,开设部分通识选修课程,供同学们选修。6月13日-17日,全校学生将分批次完成通识选修课的选课工作。
为满足非艺术类学生对音乐、美术的热爱和追求,拉近学生与艺术的距离,7月2日至7月8日,我校将开设艺术体验类课程。课程分别为《中国传统图案艺术体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认知与体验》、《数码摄影》、《中国之世界文化遗产认识》、《色彩体验与认知》,学分均为2学分,课时数为30,各课程班级人数编制定额为30人。课程开展借鉴艺术学院专业考察的模式,由任课教师带队到艺术学院写生考察基地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具有特色的地区开展户外教学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感知美。
本次课程安排考察路线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全部行程为期1周,主要考察镇远古镇、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堂安侗寨四个具有浓郁少数民族特色的地区。授课形式为集中授课,课程考核一般以专题研究报告为主。课程教学期间所涉及到差旅费用参照艺术学院专业写生及考察标准由学生自理,全程费用暂定为1360元。含全程交通、住宿、门票及相应餐费,现接受全校学生预报名(报名咨询电话:87943652,联系人:艺术学院教学办曹老师),待系统开放后进入网上选课。
此外,为了突破课程修读时间、空间的限制,减轻常规学习时段中学生的压力,进一步强化学生在学业修读过程中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我校今年将利用暑假“虚拟第三学期”开设尔雅网络通识选修课。具体修读时间为7月1日-9月1日,考试时间为9月1日至10月24日,考虑到部分学生暑期上网不方便,考试期间仍然可以正常修读。
据悉,本学期我校共引进10门课程:《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魅力科学》、《考古发现与探索》、《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析》、《中华诗词之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面向全校各年级学生开放。学生选课前可直接进入或在百度搜索“尔雅通识课”进入课程页面,查询相关课程介绍,并可进行试听。(编辑:道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