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通社见习记者 李悠)没有课本,没有PPT,一个2B铅笔,一个橡皮,五张白纸,这就是13级小学教育《发展心理学》的课堂。29号下午,教师肖婷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上完了本学期最后一次《发展心理学》的课,让学生们感触良多。
“同学们,这是本学期最后一节课,也是一节体验课,主题是我的童年。”教师肖婷笑着说。在画了人、房子、家庭的三张画“窥视”学生内心后,肖婷便让学生画自己的童年。伴随着轻柔的音乐,20分钟后,学生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肖婷便要求左右的同学互相分享自己画里的“童年”。
“接下来,拿出你们的最后一张纸,用左手写一封信,给小时候的你。”此时,学生都瞪大了眼睛看着肖婷,她解释,在人的成长之路上有很多艰辛,这一路走来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小时候的自己说。随后,每名学生都开始用左手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地写这封特殊的信。
“亲爱的乐乐,你还是傻乎乎的样子……爸爸妈妈的工作不忙了,可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依然不多,因为我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爷爷不在了,是肺癌,我多希望你能早点知道,提醒他不要再抽烟了……”“……我读上了大学,认识了好多朋友……”亲情、友谊、爱情、给自己的忠告,肖婷要求每名学生上台读信,不少学生读信时,都数度哽咽。
“这是从小到大印象最深的一节课,读信的时候很难受,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哭过之后,整个人很轻松,少了很多负担,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堂!”学生王燕妮说。
肖婷谈到授课方式,她表示让学生站起来,是为了避免玩手机或者交头接耳,同时,左手写的信更加贴近人的潜意识要表达的情感,读信更是情绪的外露,如此,学生能感受鲜活生命背后的故事,同时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将来要做学生工作重要的部分。(编辑 陈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