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平时为人低调谦逊,话不多但做事十分踏实”,谈到王顺双,政法系副主任张玲止不住地称赞道:“教学备课、写教学计划、出卷、改卷、卷子装订,他都亲自做好,对学生要求也很严格,不管什么事情他都肯去做,事情交给他办很放心。”
王顺双是政法系的一名普通教师,主要教授《法理学》、《普通逻辑学》、《思想道德与法律》等课程。为使新生对大学课程感兴趣,他采取“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心理、需求和生活。新生入校,总想着利用课余时间兼职赚钱,但由于刚接触社会,容易上当受骗,为使学生提高警惕,他会采取“实例法”进行法律讲解,教学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正当权益。对于学生特殊的需求和问题,他又会采取“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分析讲解,这个时候的课堂往往是最热闹的,学生们激烈地讨论,争着说出自己的看法。对于一些关于道德、伦理方面的事情,如对爱国主义的理解等,他又会采取“体验教学法”,进行演讲比赛或诗歌朗诵,使学生真切感受。
好老师,不仅会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知识,还会在课下给学生提供帮助。
从教多年,王顺双发现许多学生对目标、方向都不太确定,法律思维方式也呈现空缺状态,就业方面也很迷茫。为此,他经常结合现实例子鼓励学生相互探讨,并根据探讨结果针对性讲解,提供法律咨询,帮助学生摆脱茫然状态。由于发短信速度慢,王顺双便让学生遇到困难打电话咨询。有位毕业的学生由于汽车纠纷问题来电向他咨询,“当时他都已经毕业了,还留着我的号码,能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是很有成就感的。”王顺双笑着回忆道。
新学期伊始,王顺双便会和学生约法三章:不准迟到,不准早退,要按时完成作业。王顺双有个小“癖好”:喜欢在上课之前数座位。如果缺人,他会先向班长了解情况,如果存在包庇现象,他会立即点名,查出未到学生。当学生埋怨他不讲情面时,他会认真说道:“这是负责。”王顺双从不会刻意管教学生,他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没必要时时约束学生,“学生有自己的主见,我们只需要围绕问题把思想工作做好,给学生指示方向,提供动力,时时充气,让学生不断前进。”
好老师,不仅会在课上对学生严格要求,还会在课下走到学生中间。
王顺双很爱和学生待在一起,还没上课,他就早早来到教室准备,下课后,他又是最晚离开教室的。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了8年。王顺双幽默风趣,一双小眼总是笑眯眯的注视着每个人,有事没事就爱往学生中间“挤”,问问这,聊聊那。下课后,几乎没学生离开教室。“我们特别爱跟王老师聊天,他为人十分低调谦逊,从不张扬自己。别看他上课那么严肃,其实课后很幽默。王老师知识面广,会计算机,还会弹吉他,当过检察官,经常跟我们讲一些我们从未接触过的事,我们也乐得听他讲。当我们遇到困难时,首先就会向他请教,他也会很耐心地讲解。”12法律事务的董俊秀笑着谈到。
王顺双觉得教师就是个良心活,对学生认真负责,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王顺双,男,政法系教师,政法系教工第一支部书记。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逻辑学》、《法理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等课程教学工作。在学生面前或同事面前,他都以诚实正直的人格打动人、感染人。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为原则,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学生,注重于学生的沟通交流,掌握学生学习和思想动态。2009年7月被评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1月获学校教师优秀教学竞赛优秀奖;2010年9月被评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优秀教师;2011年12月省纪委、监察厅“全省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理论优秀研讨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