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标兵】“肖院”二三事——记我校师德标兵肖明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5-22浏览次数:688

       1987年,肖明接过教鞭,站在了三尺讲台上,这一站,就是26年。光阴荏苒,理想却没有被岁月风干。身为物电学院院长的他说,“我喜欢当老师,我高考的第一志愿就是读师范、当老师,在这么多年的学校生涯中,我从没有脱离过教学一线。”
       在学生们心目中,肖明是不苟言笑的,但却很有亲和力。被肖明指导过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称呼他为“肖院”。物电学院党总支书记戴正华说:“我经常看见学生在他的办公室坐很长时间。”
       作为院长,肖明不仅要完成一个老师应完成的授课任务,还要考虑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繁重程度可想而知,尽管如此,他依然鼓励学生向他提问。并且只要有学生来,他就会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为他们解疑答惑。11级应用物理专业的胡颖婷说:“肖老师是一个很和蔼的人,我喜欢去问他问题,他也总是很有耐心地给我讲解,直到我弄懂为止。”
       物电学院每年都选出优秀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每次,肖明都会与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团队打造,促进学生尽快成长。2012年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到8月4日才正式结束,在这之前的一个多月里,肖明始终陪在学生们身边。身处异地比赛让参赛学生的心里很忐忑,肖明就在一旁鼓励他们,温和地说:“不要紧张,不要紧张,平常怎么样现在就怎样。”黄凯琳依然记得那时肖明对她竖起的大拇指,她说:“在赛场上讲课不像在学校里,台下总会有人配合,我很忐忑。但当我看到肖院微笑着对我喊加油时,我顿时充满了力量。”
       学生汪文婧回忆说,“我在复赛中是以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被选上的,那时肖院总是挑我的刺,不看好我。看到自己表现的不好,我很灰心。在指导老师的鼓励下,我才继续下去。”在庆功宴上,肖明告诉汪文婧,他是故意把她放在第七的,为了不让她自大,能静下来好好准备全国赛,其实她表现不错。8个学生抽到了不同的时间段比赛,比赛持续了一天,而肖明一直在台下,用自己的相机将学生们的讲课实况全程拍摄了下来。
       2012年5月,物电学院参加了“纪念建团90周年颁奖典礼暨青春歌会”活动,为了学院表现更好,他把刚从新加坡回来的女儿叫来给学生们担任钢琴伴奏,还从武汉音乐学院请来专业老师给学生作指导。最后,物电学院获得了此次活动的第一名。
       在培养学生和辛勤管理工作之余,肖院也努力地为自己充电。他在理论物理和物理学史方面发表了30余篇学术论文(译文),出版了教材、著作和译著共9部。他利用寒暑假广泛涉猎各类知识。今年寒假,他还深入地研究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展史,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写毕业论文。
       人才培养、教学科研、自我修身,肖明在各个方面都在自我学习与发展,不断地与时间赛跑。他全身心地去寻求育人树人的良方,积极、勇敢地迎接教学与科研工作所面临的各种挑战。26年时间里,他将汗水洒向了三尺讲台,洒向了最光辉的教育事业。

         肖明,男,1964年11月生,1987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物理系,同年来校任教。1998-2000年任教务处副处长,2001年任物电系主任,2009年任物电学院院长。主要从事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物理学史、专业英语等课程的教学,研究理论物理和物理学史。现任湖北省物理学会理事,湖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学物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持省级科研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译文)3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译著9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