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通社记者 汪星星) “你的眼睛很美,但是要向观众‘扫描’互动哦!”12月26日下午,在5308教室《中国新闻世界史》的课堂上,文学院12级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自当老师,进行了一场授课PK赛。
此前该班专业课老师周敏提出18道选题,要求学生自主组成合作小组,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两个月内完成对某一选题的深入“挖掘”,以授课形式在班级展示成果。8个小组按抽签顺序轮流上讲台,各显神通当“老师”。
以“邵飘萍”为专题的小组主讲人陈珂积极和同学互动,注重板书的演示,她在黑板上写下“懋”:“邵飘萍的父亲‘邵坦懋’的‘懋’,哪位同学知道怎么读?”这位“老师”像模像样的考察起了学生的基本功。“王韬没有邵飘萍‘高富帅’,他是个穷屌丝,我们也是一群屌丝男,所以选择介绍这个有共通点的人物。”唯一的男生组“评王韬对新闻事业的贡献”,主讲人李清贵淡定自若,从王韬的人生转折点开始娓娓道来,时而穿插张爱玲等名人经典语录,个性化语言诙谐幽默。
各小组推选出8位学生评委,与专业课老师组成评委团,从选题切入口的深浅度,授课内容与选题的紧扣程度,PPT文字、图片、视频的精致化等方面严格评估。点评中,男生组以“讲解个性化,PPT简洁精致,富于美感”得到表扬。同时,评委指出各小组PPT文字过多、主讲人口头禅不断等不足。
据了解,此次评比成绩将作为学生期末评分中“平时成绩”的考量部分。“大学学习方式不同于高中,希望大家转变思维,多动手、动脑,学会深、专、精。”专业课老师周敏表示。(编辑 杨保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