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选择”中的传统智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12-21浏览次数:614

       本网讯(学通社记者 吕秀)12月20日,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高文强从儒、道、释三家思想着眼,为我们讲解了“两难选择”中的传统智慧。

“两难选择”中的传统智慧高文强教授讲座张梦倩摄.jpg

张梦倩 摄


        “一女友问男友如果自己和他的母亲同时掉进水里了,他会救谁?”高文强以小故事为切入点,分别从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出发对这一两难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儒家崇尚中庸之道,力求寻找到事物平衡点,达到双赢的效果,进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落水事件中,儿子对母亲是富有法律责任的,理应先救其母。考虑到谁会游泳、谁的情况更危机等条件下可以灵活决定先救谁后救谁。中庸之道追求的“乐而不盈,哀而不伤,怒而不怨”等思想不追求极端,缺乏冒险精神,限制个人创新发展。
        道家遵从自然。人们有时面对选择会选择随心所欲、顺其自然。生活中所面临的两难选择问题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管怎么选结果都将归于道,始于原点。事物的差异是相对的,庄子的“万物齐一” 可以提升心境,解放人的心灵束缚,主张以无差别的观点看问题,最终各种两难选择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佛家推崇中道,合儒家之中庸与道家之道于一体。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跳出事物本身,只需打破女孩心中的执着与欲念两难问题亦将不复存在。
        对于学生提出的“执着是人的主观意识不能被消除与佛教推崇的空是事物本质是否构成谬论?”“现实中人与人间存在差异性,存在竞争与道家的万物齐一是否矛盾?”等问题高文强都一一给出了回答,“三家的思想对于解决某些问题是可行的,但不能理解为对所有的问题都适用。”同时他指出,传统智慧中并不存在解决问题的答案,只是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指导,运用时要结合现实生活。
        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邢宽广听完讲座后说道:“高教授通过对传统智慧的讲解,为学生面临两难问题如何解决给予启示,传授了技巧和方法。”(编辑袁莉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