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苑百家讲堂】武大教授王杰泓来校畅谈艺术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12-19浏览次数:644

        本网讯(学通社记者 方月明 见习记者 徐霜)“我个人总结,艺术指的是人对人生匮乏的‘陌生化’的体验及其表达。”12月18日晚,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杰泓在我校5号报告厅分别从“何谓艺术”、“艺术何为”两个方面探讨艺术。

刘奎(摄).jpg

刘奎 摄


     “说到艺术,人们立即就会在头脑中呈现无数清晰的印象,譬如绘画、音乐、电影……我们都在思考着一个共同的问题:艺术是什么?艺术对于人类究竟有什么价值?”王杰泓引出一系列问题,启发大家思考。
       王杰泓从中外历史的角度探寻艺术的概念,分析艺术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他说:“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不同的时代必然有不同的艺术观念。‘艺’最初指的就是‘种植’,五四时期前后,王国维、鲁迅等把西方的‘Art’引进到中国来,艺术概念才逐渐同西方联系起来。”
       通过对中西艺术观念嬗变轨迹的梳理,王杰泓总结出:艺术就是人对人生匮乏的‘陌生化’的体验及其表达。他对“艺术”概念进一步分析:艺术概念内涵和外延都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界定艺术涉及到价值判断和不同社会阶层争夺文化话语权的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艺术不能同“技艺”划清界限;艺术概念体现了人类自由的感性精神本身。
     “艺术有何用?艺术于人生有大用!”王杰泓结合当前研究方向介绍了艺术的作用,“人类创造了艺术,艺术也为人类增色,正是因为有艺术的存在,生活才不至于太过枯燥、乏味,才开始变得五彩斑斓。艺术在于‘以美显真’,揭示人的生活世界的真理,还是‘以美引善’,借作品陶冶人的性情,并使其日趋于至善。正是在审美、认知和道德的相互作用中,美作为世界和人的本性逐渐澄明,同时人和世界也在不断被美化。”
       王杰泓在谈到当前艺术生就业情况时说:“用专业的艺术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全面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现他的禀赋,形成对艺术创作的才能,以便使他享有一种多方面的完满的精神生活。”王杰泓鼓励在场学生,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谨记“人类在,艺术就在;人类的想象力有多大,艺术就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