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通社记者 朱诗祺)“先秦时,龙的形象和图案被普遍地比喻成什么?”、“下列哪个国家因‘卒可攻王,攻后’而禁止下国际象棋?”12月5日晚,在5号报告厅进行的文学院“樱雨星空”学术文化节之博览星空——人文知识竞赛的决赛中,“偏题”、“怪题”频频出现,着实难倒了不少参赛选手。
本次决赛的题目大多属于人文知识的范畴,但是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文学类的如“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历史类的如“五四爱国运动中起领导作用的力量是?”,地理类的如“珠穆朗玛峰位于哪两个国家的边境?”,社科类的如“太阳光的可见光波中波长最短的是?”。11级对外汉语代表队的唐玥在比赛中接连抽中“偏题”和“怪题”,现场搞怪直呼“命运多舛”。
12级新闻学的付浩和黄健都表示,这次决赛的题目整体难度不大,但是跨越性很大,有的题目很偏、很怪,有的则过于容易。11级对外汉语的龚志勇和伍金刚则认为,“偏题”、“怪题”对自己的人文知识和社科常识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和学习的机会。
活动负责人鲁阳介绍,本次比赛的题目大多摘自百度文库中的人文知识竞赛试题,题目的难度从初赛、复赛到最后的决赛是逐步增大的。“我们的确有意设置了一些‘偏题’和‘怪题’,”鲁阳解释道,“我觉得这些题目可以拓宽大家的知识面,也能激发大家的求知欲,进而继续学习和进步。”(见习编辑 陈小慧 编辑 文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