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0-19浏览次数:622

    在马鞍山雨山实验学校,201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朱雅丽,现在是一名数学教师兼班主任。她说,是大学时期的实践,成就了如今讲台上自信的自己。

  2000年,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方向)本科专业开始招收普通本科生;2010年,该专业增设数理金融方向;2016年,数学与应用数学(数理金融方向)成功申报为金融数学专业。至此,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只保留了教育方向,以培养师范生为主。师者言传身教,学生积极实践,从1979年至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中小学数学教师。
  师生相伴 学科竞赛搭起实践根基
 一台电脑、一张白纸、一支笔……数学与经济学院(以下简称数经学院)会议室内,2015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王也坐在前排,凝视着黑板上的板书,不时低头计算,手中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
  2016年的夏天,由数经学院副院长李海雄牵头组织的教师团队,正在为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进行赛前培训。白天,教师授课;晚上,学生自主练习真题和讨论习题。8月10日到30日,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在师生的世界里,只有粉笔摩擦黑板、手指触碰键盘时发出的清脆回音,还有查阅过的一篇篇论文,刷过的一道道习题……培训期间,团队教师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为学生授课,针对建模基本理论、数学软件应用和多种建模方法进行解析。除此之外,李海雄还会以优秀获奖论文为例,为学生讲解参赛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培训很辛苦,但老师们陪着我们在教室一待就是一整天,随时帮助我们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感觉很安心。”回想起暑假培训的日子,王也发自内心地感慨道。
  不仅是数学建模竞赛,更偏向理论知识的数学竞赛也会有相应的教师指导培训。
  自2013年起,数经学院已连续组织举办了四届大学生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并从中选拔优秀学生,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正是参赛的主力军。近三年,该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累计获得国家二等奖1项,省级奖7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累计获得国家一等奖、二等奖各5项,三等奖7项,数十人获省级奖项。
精益求精 技能小组传承教学精髓
2016年寒假,当身边同学都在享受假期时,2014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潘朝却捧着一本《数学历史》细细品读。作为第三届“教学技能研习小组”的学员之一,他始终铭记指导老师冯光庭所说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仅靠课程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有着20多年中学执教经验的冯光庭教授认为,学好并教好数学,还需要数学文化的熏陶、对数学充满兴趣和热爱。2015年5月,时年54岁的冯光庭,针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三学生,创立了第一届“教学技能研习小组”,以QQ群和微信群为传播载体,共享学习资源,分享学习成果。
  除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冯光庭还利用课余时间为小组学员进行课程外的专业辅导。布置读书任务、发布讨论主题、分享优秀教学案例……小组学习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每个学习周期结束后,冯光庭都会结合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评价,找出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教学技能研习小组”现已分享名言警句120组、累计近5万字,教学讨论文字记载达9万多字,学员撰写教案平均15份以上,模拟授课次数平均13次以上……“‘教学技能研习小组’对我的影响渗透在方方面面,近一年的学习使我更快适应讲台。”正在实习的潘朝依然坚持着原有的学习方式,在潜移默化中领会更深层次的数学教学精髓。
  校内的学习积累,是为了更好服务社会,在校外实践中站稳脚跟。多年来,数经学院先后与武汉光谷实验中学、武汉光谷第一小学,武汉光谷第九小学等8个学校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及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李海雄表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从未来教师的岗位能力出发,分模块、分阶段、以全时全员制培养每一名师范生,落实每一个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其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对停电,提前打印好纸质教案、纸质ppt;应对U盘故障,事先准备两个装好课件的U盘。一旦决定上台讲课,你就要呈现出最好的状态……”今年9月,在武昌区何家垅小学教室门口,201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黄程做完一个深呼吸,缓缓走上讲台,耳边回响着在校时冯光庭老师的教诲。看着台下的小学生满怀期待的眼神,她第一次意识到,以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身份站上讲台是多么不易,第一节课,她要从教会学生识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