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走了五年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2-23浏览次数:1012

学通社记者 吴冰心

    在教育科学学院担任过班干部和学生会干部,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教育调查,并参与创立教科学院“种子书友会”。我校教育科学学院11级教育学学生张琴菲,大学一上就上了五年。
    而五年的积累为她带来巨大的收获。2016年春,张琴菲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小时候,张琴菲是位留守儿童,不爱说话,经常被同学欺负。转学后,一次任课老师走到她身边笑着问:“今天讲的听懂了吗,新同学?”“一直以来都被遗忘,那一刻我感到无比温暖。”张琴菲将其视为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她说记不起这个老师的名字,但那微笑却永远记得。从那时起,张琴菲有了自信,也开始对老师有了好感。她希望长大后也做一名爱笑的老师,给像自己一样性格内向的孩子带去温暖。
    2011年,张琴菲考取我校教育学专业,成为了一名师范生,这让她离梦想更近一步。琢磨讲课、做社会调查、去学校实习、课上记下不懂的知识点课下查阅……大学期间,怀揣着教师梦,张琴菲认真对待每一门课、每一项作业。
    有一次需要阐述中国的教育问题,张琴菲提前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做好课件。可由于设备问题,张琴菲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讲完。本以为自己所讲的闪光点足以抹掉这个缺憾,后来遇到老师却被反问:“上午的课,你是不是得反思下?”张琴菲顿时羞愧难当。她体会到,做一名出色的教师,要全方面考虑来达到课堂整体的最好效果,不能重质量内容而忽视最基本的设备检查、时间把握等问题。
    特殊儿童应该怎样教育,是一味的容忍还是宽容?2013年,在柴静《看见》栏目的一期节目中,特殊儿童成成赴台湾接受融合教育的故事吸引了张琴菲,激起了她对特殊儿童教育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于是,2014年寒假,张琴菲申请来到湖北监利县特殊学校实习。“姐姐,可以发我一个红包吗?”过年期间,这是学生莉莉第五次主动找张琴菲要红包。然而红包发过去后,莉莉依旧觉得太少。后来张琴菲发现,莉莉只是为了截图在空间炫耀自己是被爱的、是幸福的。张琴菲说,像莉莉这样的留守儿童有很多,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关爱,所以在心态上更需要人去引导。
    实习过后,张琴菲在准备毕业论文时犯了难。为了调查选修尔雅通识课学生学习情况,张琴菲共抽取了300名学生作为样本。可是只有名单和专业班级信息,如何找到每一个学生?无奈之下,只好先去找老师办理证明,此后每天都拿着证明在各个学院来回联系学生,一个个解释。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张琴菲收集到187份调查结果,完成了大学最后一份答卷。
    临近毕业,室友一个个去工作、去读研,张琴菲却考研失败,不知如何抉择。然而在她心中,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方向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张琴菲决定二战。
中国作家齐邦媛在四十四岁时选择去国外进修,那一年,父母年迈,孩子读书,丈夫工作极忙。齐邦媛说,感觉每一天都是偷来的,所以要格外珍惜。张琴菲也把自己这即将的一年看作是偷来的日子。
    一年12个月,一个月有四周,一周是七天,而张琴菲的每一天都是做两篇英语阅读、刷真题、看大纲、记单词、上网易公开课、翻看几十页书、写随笔,在偷来的一年里,她把每分每秒都计划到位。“每天有条不紊地复习,今日事今日毕,我的心态反而更平静、踏实。”
    “爸妈,北师大有了!”2016年3月14日,张琴菲实现了自己北师大的梦想。从二师到北师大,她走了五年。她说,在二师,最大的改变就是懂得“磨”这个字。
从被遗忘到得到老师的关爱、到成为一名师范生、再到北师大,整个过程像一次漫长的远足。张琴菲认为自己不聪明,但她一直在坚持,每天行动、每天思考。她说,日子是一天天的,似水流年,还请盛装莅临。